歷史沿革
長龍鎮史稱“名聞鄉嘉賢上里”。解放初期,置下洋鄉、蘇山鄉,1958年“公社化”時合二為一,置“長龍公社”,1962年國有長龍林場、國有長龍華僑農場在長龍辦場,“三家合一”統稱“長龍公社”,1973年三家分開,為長龍公社、國有長龍林場、國有長龍華僑農場。後撤消“公社”建制,改稱“長龍鄉”,1997年撤鄉建鎮。
地理區位
長龍鎮位於連江縣東北部山區,北與羅源縣接壤,
交通狀況
該鎮交通便捷,縣道飛馬公路貫穿全鎮,7個行政村均鋪設了公路水泥路面,長龍至連江行程40分鐘。往東15分鐘即可到達文化名鎮--透堡鎮,繼行30分鐘就可達可門港;往西車行15分鐘,即可達福州環城高速公路洋門立互動通橋,到福州只需不到1個鐘頭車程。
旅遊資源
長龍歷史悠久,現存多座明清時代古民居、古祠堂,保存完好的有聞名遐邇的建莊後灣里“十二扇厝”。洪峰村的“林氏宗祠”和“嶺頭頂古厝”。長龍歷史上是佛教勝地,現存有寺廟多座。寺廟坐落在青山綠水間,金碧輝煌,環境清幽,空氣新鮮,是修身養性,旅遊度假的好去處。長龍山區多名山,高聳挺拔的蘆峰山極目遠眺,馬透平原,大官坂墾區、羅源灣大海,可門港美景一覽無遺。洪峰的紅旗山,海拔之最,霧繞山間,若隱若現,猶如美麗的仙女。山頂平坦,綠草成蔭,山花爛漫,丹陽、蓼沿,盡收眼底。蘆峰、紅旗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登山健身的好地方。長龍夏季氣候涼爽,是避暑勝地。
氣候物產
長龍雖是山區,但瀕臨沿海,受海洋性氣候影響,雨水充沛,氣候優越,常年平均氣溫16.7攝氏度。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擁有林地3000公頃,盛產杉木、松樹毛竹等。長龍山地坡度平緩,土地肥沃,適宜茶葉生產,現全鎮茶園面積高達11000畝,年產茶葉5000噸,是聞名的“茶葉之鄉”,長龍也是“蘑菇之鄉”,全鎮種植蘑菇近300萬平方米,年收入1000多萬元。長龍鎮又是福州市半高山反季節蔬菜基地,一年四季源源不斷地向福州市民提供各種無污染綠色反季節蔬菜。
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後,長龍鎮的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很大的發展。2010年全鎮GDP2.969億元,其中農業產鎮1.249億元,工業產值1.7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6371元,財政收入79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3900萬元。醫療衛生設施較為完善,鎮內開通了有線電視,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長龍鎮私營企業發展迅速,現有茶廠17家,茶葉銷售往祖國各地。長龍“青紅”酒採用無污染粟米釀造,芬香味醇,是健身的上品,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社會事業
2007年10月30日連江縣長龍鎮在鎮政府四樓會議室召開“森林聯防暨長龍林區護林聯防協會成立大會”,參加會議有長龍鎮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鎮林業站全體人員、各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長龍國有林場書記、場長、工區主任、全體護林員、鎮辦林場場長、長龍林區造林公司負責人、業主,縣林業局、防火辦領導應邀參加了大會。會上,長龍林區護林聯防協會籌備組匯報了協會籌備組建情況;長龍國有林場鄢繼文場長宣讀長龍林區護林聯防協會章程(草案),並介紹國有林場2008年生產、森林防火工作情況。會議討論通過長龍林區護林聯防協會章程,以舉手表決方式選舉產生長龍林區護林聯防協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以及會計、出納人選。新當選的長龍林區護林聯防協會會長、長龍鎮鎮長張增平在大會上講話:一是明確協會成立的必要性;二是提高協會工作的有效性;三是加強協會建設的緊迫性。同時對當前的森林防火工作進行強調。最後,縣林業局鄭德源書記對大會的召開、協會的成立和新當選長龍林區護林聯防協會機構成員表示祝賀,他提出三點希望與要求:一是當前森林防火工作已進入緊要期,要求按照新通過的長龍林區護林聯防協會章程,積極開展工作;二是要加強防火宣傳,要求做到家喻戶曉,努力提高全民防火意識;三是狠抓野外火源管理,加大野外違章用火的查處力度。
2008年6月為期一個月開展的黨員電教宣傳活動月中,長龍鎮以“爭先進、創佳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召開”為電教主題,採取“五個結合”的措施,使黨員電教宣傳活動月開展得富有聲色和實效。具體做法是:把黨員電教宣傳月活動與慶祝“七一”活動相結合,與廉政文化進鄉村活動相結合,與黨員警示教育活動相結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相結合,與長龍的茶葉改選工作相結合。首先是要求黨支部班子成員必須率先垂範,帶頭觀看電教片、帶頭學習;其次是各個支部結合自己的實際,組織黨員觀看電教片,組織好專題討論活動。如鎮機關支部利用每周學習時間,結合機關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組織黨員談心談體會,中國小支部結合暑期教育與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開展討論,許多村支部對照電教片中的官塢村、赤灣村的經驗,尋找自己村里經濟發展的新路子,探討茶葉改選工作的方法。這些結合實際的電教活動開展,收到了很好成效。
歷史人物
長龍人傑地靈,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鄉鎮,是革命老區。嵐下村院後自然村卓秋元,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推翻清政府民主革命,在廣州起義戰鬥中,英勇犧牲,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葉飛,陶鑄等多次在長龍領導閩東革命活動。第一任中共連江縣委書記楊而昌曾長期在長龍領導連羅兩縣人民開展轟轟烈烈的游擊鬥爭。外襖村的林嫩妹是連江第一任蘇維埃政府主席。下洋的梁仁欽是連江縣第一任團縣委書記。長龍人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做出了重大的犧牲。